环保之家讯:始于3月份的“电荒”有两大特点:一是往年夏季才出现的“电荒”提前到了春季,二是一些电力大省也电力告急。事实上,4月份国家发改委就发布通知,预警今年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电力供需“偏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也预测,2011年全年我国用电量预计在4.7万亿千瓦时左右,尚有3000万千瓦的缺口。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可能会更大,“电荒”影响范围可能会更广。
对此,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电价形成机制长期没有理顺。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也有人认为造成火力发电不足的原因并不是真正的电煤“供给不足”,主要是因为“火电利润近乎于零”,发电企业不愿买煤发电。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因素说得过去,然而只能解决短期问题。
笔者认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造成电荒的根本原因是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均衡以及能源消费的转型不一致。
我国整个经济结构一直是偏重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样使得电力的相关指标成为判断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从我国的能源构成来看,煤炭占我国能源的70%,火电在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中处于绝对主力地位,这使得煤炭的供给与价格细微变动,就会直接对电力整体供应产生“放大性”影响。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今年一季度,化工、水泥建材、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成以上。以此次电荒重灾区的湖南省为例,在资源及区位条件约束下,湖南钢铁产业无任何优势可言,但其在2010年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1800万吨。而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显示出地方政府在相关利益的惯性思维下,投资冲动依然占据着重要位置。
此外,由于人力资源和原材料价格等成本上涨,导致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往中西部地区迁移,但是,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因此面对这种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就出现明显的短缺。可见,投资需求过快增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随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投资始终保持一个旺盛的增长局面,从而直接带动了全国范围的能源消耗行业的增长,在高铁、水利、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化等强烈刺激下,水泥、钢铁等需求将大幅提升。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3月全国水泥产量为3.70亿吨,同比增长18.1%,其中,3月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9.8%,而去年3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速为12.1%。
因此,从表面来看,当前的“电荒”是煤电价格机制不顺,但其本质是我国产业结构与能源需求转型不一致的问题。
由于经济结构依然偏重,不仅导致了能源供给的紧张,其高排放、高污染以及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依赖,对生态环境更是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从这点上看,要从源头上治理“电荒”,调整经济结构依然任重道远。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新闻分析:“电荒”背后是经济结构不均衡
2016-05-19 浏览:50

- 上一篇:为人民服务从岗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