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hbzhan内容导读:根据规划,国家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2013年,第二批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启动。目前三个城市已正式上线碳排放权交易,广东和天津碳交易试点将于年底前上线,湖北、重庆将在2014年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
碳交易试点全面启动
2013年被业界称为中国低碳发展和碳交易元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激励性财政措施,鼓励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用价格以及税收政策来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深圳、上海、北京陆续启动碳市场,意味着这种被国际社会证明有效减排的市场机制正式落户中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生态发展体系,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今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这一以大气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新切入点的环保新行动,正式进入公众视野;目前,《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的制定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碳排放交易试点将于近期启动。这将是继深圳、北京、上海第四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城市。目前各地方案各具特色。广东有望第一个试点拍卖配额;北京首先发布了场外交易细则;上海率先出台碳排放核算指南,采用“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测算配额。深圳首家明确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
碳排放交易起源于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国际贸易机制。“中国启动碳交易意味着区域总量控制,区域和企业就要承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受到一定的约束。”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洪波认为,国家排放权是一种资产,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把产权界定清楚之后就可以交易,这套制度如能真正建立起来,未来国家、企业和国民都将受益无穷。
目前,欧盟和美国碳交易市场占据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2010年欧洲市场的交易额占全球市场交易额的84%。业内测算,过去4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市场,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认真面对。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是温室气体排放数量最大的国家,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有关机构预测称,如果7个碳交易试点全面展开,2014年中国每年对碳减排量的需求量在7亿吨左右,中国一旦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中国碳市场已成大势所趋。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所说,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具体实践。
虽然有欧美成熟模式的借鉴,中国的碳交易仍面临自身特有的形态。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碳市场发展方面还是按照政府主导一切的模式进行,包括敲锣开市,都是政府领导敲锣,“要真正发挥市场作用,仍有矛盾要解决”。市场起步晚,缺乏配套法规,各地规则不统一,要想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并非一日之功。
比如如何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问题,这是碳交易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研究碳排放总量和交易量的分配方法。是按照行业分配还是省市分配,是分到企业,还是中央分到省里由省里分到企业,哪一种方法是最佳的选取方法。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核查制度同样重要,企业到底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需要有一个核算依据和方法。而这一系列的工作非常复杂,在业内人士看来,需要相关部门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全国统一的、较为完善的碳交易市场。
当前,结合本地情况,各试点省市设定了“碳排放配额总量目标”或“碳强度控制目标”,国家层面也在部署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指出,“全国碳交易市场”战略包括制定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研究碳排放总量及其交易量的分配方法,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核查制度,出台企业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建立完善国家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并对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国有企业如何参与碳市场交易开展专题研究。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碳交易艰难起航 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2017-03-20 浏览: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