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hbzhan内容导读:日前,国家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六成原本由中央核准的项目改由地方核准或备案,但对一些产能过剩的项目,中央继续保留核准权。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说:“这些按说也应该考虑取消下放,但是为了跟当前国务院关于化解部分行业严重产能过剩矛盾的政策要求相配合,我们暂时做了保留。”
GDP情节严重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一大顽症,其中地方政府搞“GDP竞赛”而大上项目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业过剩需调整结构
中央在下放大量项目审批权的同时,针对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又显得异常谨慎。
“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政策要求是很明确的,各个地方、各个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这五大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相关部门也不能为这些项目办理规划选址、土地供应、环评审批、节能评估审查等手续,特别要求金融机构也不能提供贷款。”罗国三说。
当前,产能过剩情况严重,无论是传统产业如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还是新兴产业如太阳能光伏电池、风电设备产能,都存在这一问题。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281家规模以上铝冶炼企业中亏损企业为89家,亏损面为31.7%,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增加28家。铝冶炼亏损企业亏损额113.5亿元,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额的35.4%。
产能过剩的企业普遍经营困难、财政收入下降、金融风险累积。以钢铁行业为例,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其监测的80余家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9.24亿元。
“化解产能过剩,需要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并举。”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副主任郭朝先认为,这一方面要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更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根源:GDP情结
解决产能过剩,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我国而言,有三大顽疾需要攻克。
其一,加强行业准入管理。纵观汽车、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本该需要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现实却是地不分南北都在搞,以至于出现缺水的地方建钢厂、缺电的地方建电解铝厂的现象。
其二,加快金融改革。上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胡月晓指出,在中国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信贷资源优先流向大企业、大项目。谁能迅速将规模做大,谁的融资能力就越强。在此导向下,“圈地—融资—上市”的游戏屡试不爽。
其三,要从根本上让地方政府摆脱GDP挂帅情结。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正如朱宏任所言,在我国产能过剩除了市场外,还有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一位中钢协领导曾感慨,地方政府在钢铁行业发展中的推手力量很强。“在广东,省里支持广东钢铁集团。到了韶关市,就支持韶钢集团。到了区县就支持底下的小厂。”究其原因,还是一个GDP情结在作怪。
上海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郭宇说:“目前各地都在转型发展。这要求在统计上淡化GDP指标,增加一些转型指标。之前很多地方取消了对区县GDP的核算,未来省市这一级能不能也取消?这个问题值得考虑。”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产能过剩成病痨 GDP情结需化解
2017-02-15 浏览:17

- 上一篇:装修选材|大理石地板养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