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hbzhan内容导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诱惑力到底有多大,如何在民众的反对和堆积如山的垃圾围城困境中找到平衡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如何迎接黄金期?
垃圾围城和民众质疑中艰难平衡
1985年,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采用德国马丁技术的焚烧设备,装有两天日常处理为150吨的焚烧炉和一台500KW的发电机组,并于1988年11月投产,开启了国内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并利用余热发电的先河。因当时国内城市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能源回收工厂”这一新鲜事物没有得到多少关注。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进入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开始提速、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垃圾在城市边缘露天摆放和随意填埋。民众环保意识第一次出现,迫切要求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这一背景下,直到1996年,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才再次从日本引进一台三菱马丁炉和一台3000KW发电机组及配套设备建成了二期工程。随后,在1998年,杭州锦江集团通过借助浙江大学的异重循环床技术在杭州建成了余杭垃圾发电厂。
2002年,《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等政策发布,要求已建有垃圾处理设施的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2004年《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生活垃圾由于初期投资较大,BOT、BOO成为垃圾焚烧项目可选模式;2006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明确0.25元/度的上网电价补贴,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提供了收入保障。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和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催生了一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热潮。2005和2006年达到高潮,全国每年投产13座焚烧厂,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约50座,焚烧能力达近4万吨/日,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约15%。
由于部分项目运行不达标、排污严重,民众也逐渐意识到了垃圾焚烧发电二次污染的严重性,各地纷纷出现了反建浪潮。2007年初,北京海淀区百旺新城小区居民上万业主签名,反对建设六里屯垃圾焚烧厂,最终该项目不得不永久取消。2007年全国投产项目总数只有8个,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4万亿刺激计划推出,环保部将批复权下放,多个地区纷纷规划新的项目。受此影响,2009年全国投产20个项目,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同年,北京拟在阿苏卫地区投资8亿元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随即遭到民众的反对,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州番禺和江苏吴江等多地出现了反建浪潮。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一波关于垃圾焚烧的全民大讨论,主烧派和反烧派各执一词,僵持不下,而当年共计建成10个项目,较前一年下降一半。
2011年4月,国务院审批通过住建部、环保部等1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在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要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垃圾焚烧作为垃圾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首次得到国家肯定,从而平息了关于垃圾焚烧处理路线的民众争议,纠正了市场的混乱局面,随后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获得实质性发展。2011年,全国有32个垃圾焚烧项目投产。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规定根据垃圾平均热值测算出单位发电量,再按照发电量发放电价补贴,这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稳健发展,2012年,新建垃圾焚烧项目达到35个。
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处理
国际上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法。在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欧和日本,焚烧已经发展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瑞士垃圾的80%为焚烧处理,日本和丹麦垃圾的70%以上为焚烧处理。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每年12月份,日本的每一家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用黄、绿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种垃圾。比如,厨房垃圾,每周三和周五才能扔。
加拿大多伦多市2008年施行的一项制度规定,每户家庭必须从小、中、大、超大4种不同规格的垃圾箱中选择一种放生活垃圾。依据选用垃圾箱规格的不同,居民需缴纳的垃圾处理费也各不相同,大约合为小型10美元、中型39美元、大型133美元、超大型190美元。
2001年,瑞士政府颁布《填埋禁入法》,规定城市生活垃圾禁止直接进入填埋场进行填埋,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转向源头治理,形成倒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即必须经源头减量,分类收集、处理、资源充分利用后,最终的惰性物质才能进行填埋处置。
焚烧资源化路线明确,炉排炉占优势
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投资约2636亿元,是“十一五”投资规划的3倍以上,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垃圾发电处理规模需要从2010年底8.96万吨日上升至2015年末约30.7万吨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1.7万吨/日,按平均投资40万元/吨日处理测算,“十二五”垃圾焚烧发电总投资规模为868亿元。这是国家首次将焚烧作为垃圾无害化处理措施之一,对其所占的比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蓬勃发展。
生活垃圾焚烧主要有炉排炉、流化床、回转窑和热解炉四种处理技术,其中前两种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炉排炉的优势是无需预处理、连续运行时间长、故障率低,劣势是操作复杂、占地面积大、低位热值要求高;循环流化床的优势是占地面积小,单位投资成本较低,停启容易,劣势是垃圾需预处理、燃烧过程中需掺煤、飞灰出炉量大。长久以来,两种技术相互竞争,不分上下。
但从新投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看,炉排炉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在统计的103个垃圾焚烧项目中,使用炉排炉有60个,流化床炉有37个。但具体到区域应用也有所区别,其中,直辖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省会级和副省级大城市)垃圾焚烧厂以炉排炉为主,以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为主,中(北)部省份以流化床为主,设备以国内制造为主。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进入黄金期
目前,国内各大中心城市竞相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企业间纷纷斥巨资并购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自2012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审批、上马速度加快。2012年4月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为每千瓦时0.65元(含税),垃圾发电上网电价整体水平的上调,以及税收优惠和补贴收入,使垃圾发电企业的增收和盈利能力大大增强。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国有近40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170亿元。垃圾焚烧设备未来5年的市场总需求约为500亿元,垃圾发电运营收入在未来10年的年均增长率可望达到18%,从2010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89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主要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投资商有数十家,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企业有上海环境集团公司、天津泰达股份公司、江苏天楹环保公司、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公司、创冠环保公司、深能源环保工程公司、绿色动力控股集团公司等。
业内分析人士介绍,目前垃圾发电运营商以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运营为主并受到政府保护,以补贴、上网电价和税收优惠为核心收入来源。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盈利来源主要包括垃圾处理费用、上网电价收入和碳减排收入三部分,企业毛利率较高。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从生活垃圾处理到垃圾焚烧发电
2017-02-15 浏览:54

- 上一篇:装修选材|大理石地板养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