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导读:根据国家规划,“十二五”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将延续“十一五”期间的增长趋势,膜技术或迎新发展。据业内预计到2015年,中国膜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元,污水处理膜工艺市场达到1400亿元,是目前的两倍以上。然而,因国内的膜及组件市场的集中度不够高,水处理行业正处于群雄争霸的时期。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膜工艺将达到1400亿元
环保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凸显,节水政策出台进度加快,催生污废水再生回收市场,带来膜技术推广加速。”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王心芳介绍,近几年,我国膜技术包括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膜集成技术等,在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我国膜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上已有众多成功运营的典型,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上也进行了成功实践。
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市政和工业均包括在内)将延续“十一五”期间的增长趋势,2015年末,规划的全国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0805万立方米/日,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资金总量约为1351亿元(包括新增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假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中使用膜技术的占比提升到20%,则市场空间为270亿元,平均每年54亿元。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曾表示,到2015年,中国膜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元,污水处理膜工艺市场达到1400亿元,是目前的两倍以上。
国内膜行业群雄争霸
1999年,全球膜行业总产值在200亿美元左右,中国膜行业的总产值约为28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总产值的1.7%。到2009年,全球膜行业总产值达到450亿美元左右,中国膜行业的总产值约为250亿元人民币。十年间,全球膜行业总产值增长2倍多,而中国膜行业总产值增长近10倍。2012年我国膜行业总产值高达400亿元,2015年预计将突破500亿元。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膜产品销售市场。
目前国际上在技术上领先的企业包括GE、陶氏、西门子、海德能、三菱丽阳等,并且其中多数早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是碧水源、天津膜天膜(津膜科技)等。
据了解,GE在中国有两大基地,一是2003年成立的无锡生产基地,共有6条生产线,产品涉及化学助剂、卷膜、反渗透膜、超滤膜、TOC总有机碳分析仪、EDI电去离子模块等;二是上海研发基地,研发领域包括化学药剂、膜处理等,开发的反渗透膜已经成功应用于饮用水和饮料行业。
膜技术是水处理行业的一块“肥肉”。不过,眼下这块“肥肉”大多被含在外企嘴里。
据BluefieldResearch公司发布的新报告称,在全球已装机的420万m3/d的大型MBR系统(Bluefield将大型MBR系统定义为处理能力≥3万m3/d的系统)中,包括GE、碧水源在内的美国和中国MBR系统供应商供应了该市场超过74%的份额。其中碧水源已完成数千项污水资源化工程,总规模近1000万m3/d,未来碧水源还会以低成本、核心膜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继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但是整体来看,国内的膜及组件市场的集中度不够高,水处理行业正处于群雄争霸的时期。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污水处理走上游 膜行业群雄逐鹿
2017-03-10 浏览: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