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近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财政部测算,在2020年前,京津冀环保产业每年都有2100亿元的投资机会。
京津冀破除“一亩三分地” 环保产业成协同发展中心
破除“一亩三分地”
京津冀将共同编制环境污防条例
大气无疆界,雾霾来势汹,非一方之力所能解决。为拥有更多蓝天时间,近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十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协议明确,将共同编制《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共同制定大气、水、土壤和固废领域的专项规划,统筹区域污染治理。建立区域协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逐步统一区域环境准入门槛。三地还将共同研究确定统一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共同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共享环境质量、污染排放以及污染治理技术、政策等信息。
针对区域共性污染问题,三地将协同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共同实施生态建设。开展联动执法,共同打击针对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污染以及秸秆焚烧、煤炭、油品质量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三地将建立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对重大项目实施环评会商,针对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政策等开展联合宣传。
京津冀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与雾霾作斗争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早在去年,京津冀协同治霾就做出方案,并陆续开展一轮又一轮的行动,每开展一次行动,也收获了一些效果。以致在今年夏天,京津冀三地的人都能感觉到,2015年的蓝天,似乎比往年更多。
年2100亿元的投资机会
环保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心
今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规划中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其中,环保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心。
与国内另外两个经济增长极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最为脆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北京、天津、河北的行政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决定了单一地无法独立解决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三地协同发展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唯一途径。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给去三地环保产业带来了巨大机会。
全国首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共需1.84万亿元。其中,京津冀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需求249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表示,通常一个国家对于环保的投入应占财政支出的3%。而据财政部测算,未来六年,京津冀一体化需要投入42万亿元,那么合理投入到环保领域的资金就是1.26万亿,这也就意味着在2020年前,京津冀环保产业每年都有2100亿元的投资机会。
京津冀作为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也将是环保市场极为活跃的区域。
文章整合自北京晨报、长城网、方正证券相关报道,一并致谢!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京津冀破除“一亩三分地” 环保产业成协同发展中心
2017-03-21 浏览:56

- 上一篇:选择居家隔热膜的五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