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新常态下,中国对生态环境的理念、制度、政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抓住产业升级、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带来的市场新机遇,不仅扩大业务,创造价值,亦是绿色群雄纷纷抢占的新高地。
外资抢滩绿色产业 本土崛起重在“中国力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商务部正在研究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的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性措施,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同时对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企改革表示支持。
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为了适应近年来引资工作国内外环境新的变化,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新时期外商投资顶层设计思路,吸收外资政策将由普惠制转向精准式,并将在投资促进政策中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手段。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央企掘金环保行业,中国环保行业企业规模偏小、分散,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也不够成熟的格局正在改变。央企依靠深厚的技术积淀,在固废处理、污水处理、烟尘治理、脱硫等领域掌握大量环保核心技术,大大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缩短了中国环保技术与欧美国家的差距。
“未来将央企的品牌与技术优势和民企的活力相结合,在产业内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则认为,节能环保领域未来可以走“央企+民企”的新型商业模式。
显然,环境压力正催生出一块巨大的“环保产业蛋糕”。但在巨大的诱惑下,国内部分环保企业一季度业绩却表现平平,有的甚至出现了净利大幅下降。对于国内企业现在遭遇的尴尬处境,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目前,政府主要抓水电等重点领域,相应节能环保方案也是比较完善的,但其他有些领域还需要企业自己去做市场,而这些板块也最容易让发展较早的海外环保企业占得先机。”
在很多人看来,当前中国的环保企业竞争力弱主要表现在技术上。以PM2.5监测为例,国内方面在前年年底时才提出这一概念,然而类似监测在其他一些国家早已开始。“外资企业的设备与技术都是现成的,对于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企业而言,显然是处于弱势。”
事实上,国内企业也迫切希望短期内做大做强。“前期的技术成本还是很高,单由企业承担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另外还存在的现象是,有的机构采购习惯性地会选择国外产品,这就造成国内企业很难打开国内市场。”一位长期关注环保产业发展的专家分析说。
因此,有观点认为,为促进国内环保企业发展,政府投入还是非常必要的。“除了资金补贴外,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推广技术方面,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支持。”
当然靠政府只能是暂时的,作为国内企业,要想打开市场,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了解自己的环境,这就是最大优势,由于国内各地环境及污染情况存在差异,国内企业可以依据其了解情况将研发产品更加精细地做到本土化,实现量体裁衣。”一位业内分析师如是说。
而为促进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经济学家黄有光认为,国家应该根据企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征税。如此,被征税企业自然会提高意识,完善节能工作,而环保企业也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本文综合中国企业报、中国经济网、北京商报、经济参考报)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
行业标准|外资抢滩绿色产业 本土崛起重在“中国力量”
2017-03-20 浏览:50
